公司新闻

外滩2号,一个新案例(下)

日期:2011-04-19
外滩2号,一个新案例(下)----当一幢空关10年的老房子和一块空置15年的地皮,“相遇”在历史建筑保护性开发利用的课题里 日期:2011-04-18 记者:王蔚 来源:文汇报精细还原的“旧”和大胆开创的“新” 打开外滩2号尘封了10年的大门,大家一时被眼前破旧不堪的场面吓到了。碎裂的地砖、朽蚀的护墙板……而这幢建筑里被人传说最多的“远东最长吧台”,完全不见踪影。想不到它依然挺括的外壳里面,昔日的风采和活力,已几乎荡然无存。 幸好,档案馆里能找到许多历史记录和图片资料,可以为修复还原提供蓝本。上海新联谊大厦有限公司负责人说,他们下了决心,要“精细”还原、修旧如旧。因为此前的一些历史建筑改造项目,已经造成遗憾:内部大幅度弃旧换新,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要求,这样做省事得多,但只保留老房子外壳原样的做法,是对城市记忆的不负责任。 如今,挑高10米的大堂里,当阳光从拱顶玻璃透入,照在大花白和黑色相间的大理石地面上,精致典雅的细节毕现,让人心动。殊不知,这些100年前的地砖,许多已经有了裂纹,修复地面,是把每一块地砖取下,打磨抛光,再把反面换成正面,一一贴回。破损的柚木地板、护墙板和木门,则一块块编了号,小心拆下来,送去工厂修复,再装回去。 大堂左手边,在原来上海第一家“肯德基”开店的位置,拥有“远东最长吧台”的廊吧重新现身。34米长的红木吧台,一直延伸到东端窗户。大理石柱、彩色玻璃窗、木护壁,每个元素,都是历史照片中的样子。廊吧的空调,藏在贴墙的酒柜里,出风口是雕花的橱门——历史建筑改造,让人犯愁的一道难题是如何把加装的空调、消防设施“藏起来”,这里找到了巧妙的解决方案。 还有一样“藏起来”的大东西,在地下——170个地下车位。“停车,是外滩建筑功能转型的大障碍。”张惠民说,经过反复论证,他们大胆决定建一个深达5层的地下室,而在“逆作法”施工中,他们以周全的措施完美保证了地上结构的安全。在外滩密集建筑下的这次深基础开挖,为今后这里地下空间的利用作了开创性的尝试。选对新业主和“交钥匙工程” 在外滩2号综合改造启动之初,携手双方已经打定主意:黄浦江畔最经典的建筑,一定要引入世界最著名的酒店。 100多岁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,是有足够的历史感和文化感的。它在纽约的地标性历史建筑,曾经出入无数政要名流,留下许多传说。华尔道夫与外滩,似乎有着内在的契合。不过,这张希尔顿集团的“顶级王牌”,多少有点高傲。它不是不向往上海,但前些年造访过上海一些地方后,终究没有来。这回的外滩2号,终于让从没离开过美国本土的华尔道夫真的动了心…… 外滩2号开始书写它的下一段历史,而在它边上,外滩1号这些天正加紧修旧如旧。为了避免新业主随意改动历史建筑内部结构,近年来上海久事公司不再把外滩老房子直接租出,而自己精心修缮完毕,才交钥匙。外滩在更新,我们对城市文脉的认识、态度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方式,也在更新。《文汇报》记者:王蔚

外滩2号,一个新案例(下)20110419114045.jpg      [下载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