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沪高铁,中国在建的全球第一条速度最快、里程最长的轮轨交通线。 虹桥铁路客运大楼,世界唯一的天空、地面、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建筑之一,它与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比肩而立,底下是四通八达的地铁交通网。客运大楼本身,将担负京沪高速轮轨列车、沪杭磁悬浮列车始发站的重要功能。 先看工程体量:建筑总面积44万平方米的巨无霸大楼,南北跨度165米,东西跨度200米,造型平直、方正、厚重。6万8千平方米的候车大厅,可同时容纳上万人候车,大楼横跨16个站台30股车道,其中高铁10个站台19股道,磁浮6个站台11股道。体量之大,功能之全,世界第一! 再看工程时间:2008年4月1日,扩初设计完成;7月1日土木工程启动。2009年10月1日,客运大楼封顶;11月1日幕墙装饰和室内装饰开始,2010年7月1日,一期沪宁高铁通车。前后时间仅有730天!工期之紧迫,前无古人,后(可能)没有来者! 而在730天工期中,留给最后一道建筑装饰工序的时间,仅有四分之一! 后墙不倒!这是给“上海建工装饰”的死命令!这是军事化管理的铁道部指挥风格!这是上海建工集团的精神和作风!我们能顶住压力,完成任务吗?时空序曲:闪烁在“京沪高铁列车”玻璃窗上的人物影像 我第一次“乘坐”京沪高铁,是在世博园区的中国铁路馆。“和谐号”模拟机车的“驾驶室”位置,我没坐上,倒是进了舒舒服服的“头等包厢”。坐在可收可放的智能沙发椅上,感觉我们过去730天付出的一切辛苦劳动,为的是中国高速铁路的百年梦想,值得! 京沪高铁“开动”数分钟后,时速升至最高。映在列车窗口的“景色”,闪烁在减速玻璃上,犹如每秒24幅的电影胶片,回放着中国铁路发展史曾经难忘的画面。 在别梦依稀的“画面”上,我“看到”中国铁路多少个第一: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开辟的吴淞铁路,1909年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督建的京张铁路,1952年新中国建造的成渝铁路,2010年上海虹桥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新起点…… 而透过京沪高铁建设工程的真实画面,清晰叠印出我最熟悉同事们的忙碌身影----张成文、俞治仁、沈国章、王伯敏、高先萍、浦聿聪、曹成成、张世凯、唐建军、陈江、邓惠根、张朝…… 我回放着思绪,用速写的线条,努力把这些人物的影像,定格在中国的文字里。 |